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

歷史一上 1-2

歷史第一冊



範圍:1-2 荷西統治及鄭氏政權















海洋台灣的崛起



(一)地理位置的重要

1.16、17世紀,台灣成為西方競逐的目標→東亞海域的樞紐(傳教、商業利益、香料)

2.16世紀葡萄牙(澳門、天主教)稱台灣為Formosa

3.荷蘭(印尼、基督教、1624);西班牙(菲律賓、天主教、1626)



(二)原住民、漢人、日本人的活動

1.原住民:(北)馬賽人→擅航海交易計算

2.漢人(澎湖):唐末→已有人定居

              元→具軍事價值,設巡檢司

              明初→海禁。墟澎,將漁民遷回大陸,澎湖成了走私中心

                         市舶司(海關、外交),負責外國朝貢及貿易事宜,禁止民間自由與外國接觸

              明末→加重澎湖防務,海盜(林道乾、顏思齊、李旦、鄭芝龍)由澎湖到台灣

3.日本人:日本海盜常出沒北台灣

        日本官方曾想將台灣納入勢力範圍:16世紀末,豐成秀吉;17世紀初,德川家康

        日本在台活動終止:德川幕府→鎖國政策











荷蘭人的統治



(一)荷蘭入據台灣

時間:1624年

背景:荷蘭兩度進犯澎湖,為明朝沈有容擊退。在明朝的默許下,轉入台灣38年

統治: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代為統治

過程:以大員為中心,建 熱蘭遮城(安平古堡)→行政中心;普羅民遮城(赤崁樓)→商務中心。並於

             1642年趕走西班牙人



(二)荷蘭的統治策略

政策:鎮壓、安撫、教化。曾以武力鎮壓大肚番王,迫使其與東印度公司訂約表示服從

統治:採「地方會議」,長老擁有藤杖,在社內得行使司法權。

傳教:傳教士以羅馬字拼寫當地原住民的語言,並教導其使用。其後多用於土地契約「新港文書」上

反抗:1652年,因甘蔗減產和加重徵收人頭稅,引起郭懷一抗荷



(三)荷據時期的經濟發展

農業拓墾:引入中國漢人勞力和耕作技術,荷蘭東印度公司提供土地、牛隻、農具、種子、水利設施,

漢人承租「王田」耕作,進而擁有私人田產

貿易:主要貿易國為日本、美國。曾三次與鄭芝龍簽訂商約,由鄭氏供應中國貨品。在貿易過程中,

     荷蘭曾與日本發生「濱田彌兵衛事件」,最後由荷蘭屈服示好,但因1635年日本鎖國,於是中

     斷了與談灣之間的貿易











西班牙在北台灣的統治

時間:1626年占領北台灣

過程:在基隆建聖薩爾瓦多城,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不順利:士兵水土不服、神父被殺、日本鎖國、菲律賓反抗事件











鄭成功建立漢人政權

背景:流寇攻陷北京,清兵入關占領北京,部分明朝宗室南下。清初(1656)海禁令,荷蘭通譯何斌獻

             策下,鄭成功於台南鹿耳門登陸

統治:赤崁地方→東都明京;大員地區→安平鎮,設承天府於普羅民遮城。鹽水溪以北設天興縣,以

             南設萬年縣











鄭氏政權的治理與經營



(一)內部經營

1.軍屯政策

2.陳永華,1665台南建孔廟

3.沈光文在荷據時期在台開館授徒,並在鄭氏時期創東吟社

4.各地耕作壓縮到原住民,劉國軒VS大肚番王 沙轆社



(二)對外關係

1.主要和日本、呂宋貿易,尤其是和日本關係最密切

2.英國東印度公司曾於1670年派船來台,稱鄭經為台灣王,並簽訂通商條約,在安平設立商館

3.三藩之亂,鄭經出兵。和在廈門設商館的英國購買武器

4.清朝曾招撫鄭經,最後仍沒結果。談判事項:鄭氏在台仍有統治權、不薙髮、權力世襲、稱臣納貢



(三)政權結束

時間:1684年

背景:鄭經過世,馮錫範結合劉國軒等人,謀害鄭克臧,擁立鄭克塽。1683年,清派施琅率兵攻台,

             鄭克塽投降。1684年,台灣納入清朝版圖

歷史一上 1-1

歷史第一冊



範圍:1-1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





















台灣歷史發展的特色

1.移民的新天地

2.政權更迭頻繁

3.海洋性格顯著(對外貿易為經濟發展主軸)

4.多元的文化內涵





台灣的考古發展

1.1896年,日本學者發現芝山岩遺址,次年,發現圓山遺址

2.1964年,發現大坌坑遺址

3.1968年,確立長濱文化

4.民60,濁大計畫(濁水溪、大肚溪)

5.民70,卑南遺址、十三行遺址的發掘





台灣的史前文化



(一)舊石器時代晚期

時間:距今50000-5000年

分布:恆春半島的長濱文化、西南部丘陵的左鎮人

居住:海邊的洞穴

生活:採集、漁獵,發現木炭→用火,打製石器



(二)新石器時代早期

時間:距今6500-4500年

分布:暖濕的海洋、河口和河湖,以大坌坑文化為代表

居住:小型定居、半定居的村落,為外地移入的新文化,可能為台灣南島語族的遠古祖先

生活:製作陶器(粗繩紋、紅褐色),山田燒墾,種植根莖類作物



(三)新石器時代中期

時間:距今5000-3000年

分布:(北)圓山文化、(中)牛罵頭文化、(南)牛稠子文化

居住:部落社會

生活:製作陶器(細陶紋),種植稻米、小米,棺具和陪葬品



(四)新石器時代晚期

時間:距今3500-2000年

分布:芝山岩文化、卑南文化、麒麟文化

居住:已有繁複的社會組織和統治階層,出現小型戰爭與資源爭奪的現象

生活:彩陶、黑陶,(麒麟)巨石崇拜,(卑南)無頭葬、人獸形玉缺,(圓山)孔人牙飾品、人獸形玉缺





(五)金屬器時代

時間:距今2000年

分布:(北)十三行文化、(中)番仔園文化、(南)蔦松文化、(東)靜浦文化

居住:聚落規模擴大,可能已有多社聯盟出現

生活:鐵器,來自東南亞、中國的器物,宋元明的瓷器和硬陶,十三行文化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祖先











原住民的族群與分布



高山族:賽夏、太魯閣、邵、鄒、布農、泰雅、賽德克

魯凱、卑南、排灣、達悟、阿美、撒奇萊雅

稱呼:清以前------東番

  清治時期----生番/熟番

  日治時期----蕃族(高砂族)/平埔族

  民36年後---(平地/高山)山胞

  1980年後----原住民

南島語系分布:北起台灣,東到復活節島,西到馬達加斯加,南至紐西蘭





                                          

              



 







早期文獻中的原住民



(一)東番記的記載

時間:十七世紀初

背景:沈有容奉命來台剿倭,陳第隨行寫下東番記

內容:記載西拉雅族人(南)的生活和文化特點:母系社會,女性擔任農耕,婚後夫妻不同住,夜晚男

   子溜到女方住處,天亮前離開,小孩出生後由女方照顧



(二)西方人士的記載

時間:荷蘭統治時期

背景:荷蘭東印度公司派牧師康弟紐斯,掌理公司人員的宗教事務。後來他另赴西拉雅族的新港社傳

   教,撰台灣島志略,記載當地西拉雅族的生活習俗和宗教活動

內容:稻米為主要作物,用以釀酒。婦女乘船捕蟹、蝦、蠔類。氏族內婚。尪姨。

(另有西班牙神父艾斯奇維記載台北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活動)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一)政治組織

1.十七世紀,曾出現「大肚番王」領導跨族群、部落的聯盟組織

2.鄒族的會所(庫巴)、阿美族的年齡組織、西拉雅族的「公廨」



(二)社會組織

母系社會:阿美、卑南、平埔(公共事務例外)

父系社會:布農、賽夏、鄒

貴族社會:排灣、魯凱

祭團組織:泰雅、太魯閣

漁團組織:達悟(雅美)



(三)經濟活動

粗放農業:採游耕、輪耕

使用手鍬、手鋤

種植旱稻、小米、薯類

女性為主要勞動力

狩獵:男性負責

獵捕鹿、山豬、羌

漁撈:邵族→浮嶼誘魚法

達悟族→點火把誘捕飛魚

貿易:以物易物(以硫磺、鹿皮、黃金換鹽、布、鐵)→郁永河



(四)宗教信仰

泛靈信仰:阿美族→豐年祭 鄒族→團結祭

賽夏族→矮靈祭 魯凱族→百合花、百步蛇

布農族→打耳祭 卑南族→猴祭

泰雅族→黥面 達悟族→飛魚祭、甩髮舞

排灣族→五年祭、百步蛇、石板屋



(五)手工藝(就地取材)

1.排灣、魯凱→祖靈柱

2.達悟族→拼板舟

3.阿美、達悟→擅製作陶器

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

song

班聯人~ 厲害阿

真是太強了



一個連著一個



整個班聯的無名



都可以被我們串出來吧?



呵呵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班聯 兩天幹訓

期末考完的隔兩天



是班聯的幹訓...



我一直都不是很想參加



因為我總覺得自己和班聯的HIGH咖 是很不搭調的



但礙於李德彬組長堅持文書組的一定要去一個



我就被 逼去了~













一個人孤單的背著行囊



參加了兩天一夜的行程







孤寂 也是心靈的另一個層次



我就當去修行吧...



















【當初加入班聯 是什麼原因啊?】



﹝好像是...為了捧學姐的場...為了全班加入班聯這句話...﹞



















班聯是個大團體



似乎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很enjoy



那是當然的嘛



因為鮮少人是像我一樣...出自於無奈...























參加完這次的幹訓



班聯對我而言



又不太一樣了~

















已經大學的學長姐回來帶我們活動



跟一般班級旅遊不一樣



因為 我們不是客戶



是學弟妹



就因為班聯這條線



可以把陌生人拉近...





每個活動背後



學長姐都要付出許多心力





教我們一支舞 短短的十分鐘內



他們得練習好幾天...





設計一項遊戲 短短十分鐘內



他們得規劃又修改...

















幹訓的意義



不只是讓高中學弟妹互相熟悉



或者學習到POP、企劃書、當公關..



我想



真正受益的是學長姐們



他們藉由這個活動



彼此再度回溫以前的時光及友誼









當營火晚會最後放了一首「芳草碧連天」...



象徵的 不是學長姐和學弟妹間的分離



應是他們彼此間的感觸吧...



這兩天結束



他們又要 各奔西東了









體會到這個層面



這個活動



比我想像中得更具意義...



















就要離別  勇敢的流淚  而你的眼神超越了語言



不說再見  我們卻了解  分開了不代表會改變



誰需要誰  白雲和藍天  依偎才有美好的畫面



大風一吹  離得並不遠  下次見面以前都記得那感覺





芳草碧連天  固執的季節  寒冬一過還有春天希望永不凋謝



芳草碧連天  永遠的畫面  當我想念閉上雙眼你在(我)心裡面





離別以前  已開始想念  讓期待緊緊連結這一切



走慢一點  不管有多遠  放不下就代表不會變

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期末考完(...只剩生物)

期末考 準備落幕



剩下的尾勁不夠衝完...生物



一天半的假期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歷史一上 3-3

歷史(第一冊)



範圍:3-3 戰爭時期的台灣社會













戰時體制的形成



(一)戰時體制

背景:1930年,全球經濟恐慌致使產生經濟、政治危機,日本軍部抬頭。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

             占領中國東北,六年後製造盧溝橋事變,中日開戰。此外也極力推展南進政策,喊出「大東亞

             共榮圈」,並在1941年突襲美國珍珠港。

影響:台灣總督回復武官總督體制。1936年小林躋造出任台灣總督,揭示「皇民化、工業化、南進

             基地化」三大施政方針。





(二)皇民化運動

時間:1936年開始

內容:1.國語運動(設國語講習所,取消報紙中的漢文欄,廢止學校中的漢文課)

             2.改姓名(採許可制。戰爭末期,在官方鼓勵下,使用日姓人數增加)

             3.改變宗教信仰(提倡日本神道,廣設神社,強迫學生參拜。壓抑台灣民間信仰)

             4.鼓勵志願從軍(測量殖民地青年皇民化程度,以「農業義勇團」、「台灣特設農業團」招募)





(三)南進基地化

背景:1936年總督府成立「台灣拓植株式會社」,執行經濟南進任務。此外,「工業台灣、農業南洋」

             使高雄港成為南方共榮圈的中心。





(四)工業化

特色:1.以電力為發展中心

             2.依賴日本工業的資本與技術

             3.利用海外原料建立重工業及國防工業

結果:台灣工業生產總值首次超過農業,主要是軍需工業急速發展的結果,但當時台灣從事農業的人

             口依然高於工業。





(五)皇民奉公運動的展開

目的:假借殖民地人民也是皇民的口號,達成戰爭動員的目的。

口號:台灣一家、內臺如一

內容:由總督出任會長,網羅台灣社會菁英擔任幹部。















戰火下的洗禮



(一)台灣成為戰場

背景: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影響:台灣生產業停頓,台灣人民生活節奏受干擾(配合總督府進行各種演習,義務勞動:練習救火、

            挖掘戰壕和防空洞,跑空襲)

控制:軍事控制(軍方壟斷戰爭消息)

             消息封鎖(總督控制媒體)

             經濟統制(警察干涉市場交易、不准儲藏糧食、被迫交出貴重金屬、配合儲蓄、購買政府公債)

結果:1945年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無條件投降。總督安藤利吉和台灣行政長官陳儀

              在台北公會堂簽定降約,結束在台灣的統治。

歷史一上 3-2

歷史(第一冊)



範圍:3-2 日至中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













日治中期的統治政策



(一)文官總督統治

背景:I.Word War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1919年朝鮮爆發抗日「三一運動」,中國也發生反

            帝國主義「五四運動」。而日本國內正值「大正民主時期」,一派認為對殖民地該實行同化政

            策,一派認為該任由其自治或獨立。最後決定採取同化主義。

結果:1919年派任田健治郎,為台灣第一任文官總督,標榜以「內地延長主義」為主軸。





(二)內地延長主義的試行

教育:1919年台灣總督府頒布「台灣教育令」,陸續增設中等以上學校;1922年另頒布新「台灣教育

              令」,達成台灣與日本學制的一體化,並開放中等以上學校台日學生共學。但差別待遇仍存在。

              而台北商業專門學校則增設中國語、馬來語(大東亞共榮圈)、荷蘭語等外語課程。

法律:1921年日本通過「法三號」,限制台灣總督頒布的律令,必須是補充日本法令的不足。

地方:地方首長仍為官派,而除了「郡」以外,各級地方行政區域都有官設協議會,由官方遴選協議

             員。設置台灣總督府評議員,以備總督諮詢。















公共建設與產業發展



(一)公共建設

港口:擴建基隆、高雄港。基隆為輸入港,高雄接近米糖產地,為輸出港。兩者皆在1924年升格為

             市,取代清代淡水、安平的地位。

水圳:桃園大圳、嘉南大圳(當時東亞最大水利工程)

發電:1919年開始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所,總電量號稱當時東亞第一。





(二)產業發展

背景:米糖相剋。1930年全球經濟大恐慌波及日本,為維護日本農民利益,限制臺米銷日。台灣總

             督府實施「米穀統制政策」,台灣地主赴日請願,日本政府以戰爭需要未加採納,進一步實施

            「配給米」制度。

















非武裝抗爭的展開



(一)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背景:1920年,留日青年發起「新民會」,林獻堂為會長,蔡惠如為副會長。主張改革台灣政治體制,

             發行刊物擴大宣傳。常舉辦撤廢六三法的演講,後來林呈祿提出設置台灣議會取代撤廢六三法

             的主張,獲得認同。

要求:在台灣設置擁有立法權、預算審查權的台灣議會。

結果:1923年第三次請願時,蔣渭水、蔡培火決定組織「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作長期抗爭。總督

              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為由加以禁止。遂至東京重建組織,觸怒殖民地當局,史稱「治警事件」。





(二)發行刊物

背景:新民會在1920年創辦台灣青年,1923年另刊台灣民報,為日治時期台灣人創辦的第一份報紙。

影響:這些雜誌、報紙,成為推動台灣新文化運動的園地。

















台灣文化協會及其活動



(一)台灣文化協會的啟蒙與分裂

成立:1921年林獻堂、蔣渭水於台北成立「台灣文化協會」,會員主要是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

主張:謀求台灣文化之向上,致力於台灣人的文化復興。實際上藉由舉辦活動,傳播新知,以台灣民

             報批判殖民統治和社會不良風俗。

分裂:1926年後,台灣文化協會分成三派→林獻堂、蔡培火,堅持文化啟蒙運動(溫和,教育)

                                                                              連溫卿、王敏川,提倡農工運動(激進,像共產)

                                                                              蔣渭水,標榜全民運動,追求民族解放(建立自己的國家)

結果:1927年正式分裂,由連溫卿掌握主導權,採取激進的農工運動,稱「新文協」。其他兩派退出,

             另組「台灣民眾黨」。





(二)台灣民眾黨

意義:臺灣史上第一個合法政黨

主張:確定民主政治,建設合理的經濟組織,改除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活動:政談演講會、「打倒阿片(鴉片)、打倒迷信、打倒惡習」、配合「台灣工友(勞工)總聯盟」進行

             勞工活動。

分裂:林獻堂、楊肇嘉另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三)台灣首次地方選舉

背景: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要求當局及時實行完全之地方自治,提出公民普選、州市街庄自主、議會職

             權改革。

結果:總督府在1935年和1939年舉行有限制(25歲男子、獨立年納稅五圓以上)的選舉。

















農工運動的勃興



(一)農工運動的展開

背景:台灣農民運動始自1925年「二林蔗農組合」成立。這是第一個農民運動團體,目的在於提高

             甘蔗收購價格。同年,二林蔗農組合和林本源製糖會社爆發武力衝突,稱「二林事件」。次年,

             簡吉邀集各地農民團體成立「台灣農民組合」,總部設於鳳山,以爭取農民權益。





(二)台灣共產黨

成立:1928年於上海成立,成員包括謝雪紅、林木順、翁澤生。其政治大綱中,提出台灣民族論,

             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日本當局認定其為非法組織,故須借助合法組織發展。

結果:新文協於1929年再次分裂,由台共成員蘇新主導,使農工運動轉為激進的大型示威活動。





(三)總督府的鎮壓

背景:1929年,農民組合幹部及工會、台共人員被捕,稱「二一二事件」。而台灣民眾黨因新綱領「以

             工農階層為中心的民族運動」遭到查禁。農民和勞工運動皆沉寂下來。

















原住民抗日的霧社事件



(一)霧社事件

背景:由於對山地資源的需求,佐久間左馬太總督在1906年上任後,展開理蕃事業。

主因:勞役剝削問題。1930年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帶領突擊參加運動會的日本人。

結果:台灣總督府強力鎮壓,出動軍隊,使用毒氣,以飛機轟炸。因此事件,迫使當時總督石塚英藏

             等官員下台,促使日本重新思考原住民政策。

















文學的提倡



(一)新文學運動興起

時間:1920年開始

背景:鼓吹者包括陳炘、黃朝琴,主張使用白話文,普及文化,反對「有閑文學」,宣傳文多刊登在

            當時日本發行的台灣青年。曾留學北平的張我軍,鼓吹使用北平官話的白話文運動,並批判傳

            統舊詩人是舊文學的守墓犬。

主題:關心台灣人的政治處境、農工大眾生活、婦女地位、社會現實。

作家:賴和(台灣新文學之父)以台灣方言俚語,描寫台灣社會百態和庶民生活。同時,台灣作家也以

             日文寫作:楊逵的送報伕、呂赫若的牛車等。

成熟:1933年邁入成熟。

             台灣+日本作家,組成「台灣文藝作家協會」,煮張文藝大眾化,刊行台灣文學。

             由台灣作家組成的「台灣文藝聯盟」,高唱覆滅腐敗文學,實現文學大眾化,刊行台灣文藝。





(二)詩社成立

背景:新文學運動的同時,台灣舊文學仍相當活躍。

詩社:1902年中部成立「櫟社」,具批判性格和抗議精神,和台灣文化協會以霧峰林家作活動中心。

             1906年南部成立「南社」。

             1909年北部成立「瀛社」。

作品:受到新文學運動的刺激,一些文人提倡台灣語文運動,連橫的台灣語典、台灣通史。

















藝術發展



(一)台灣藝術

背景:1927年台灣總督府創設台灣美術展覽會,陳進、林玉山、郭雪湖,被譽為「台展三少年」,廖

              繼春、陳澄波也是藝壇新秀。雕塑方面以黃土水成就最大,而音樂上就是江文也。

歷史一上 3-1

歷史(第一冊)



範圍:3-1 日治初期統制政策與臺民反應


 


 


 


曇花一現的台灣民主國



(一)台灣民主國的始末

時間:1895年

背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台灣、澎湖割給日本。

反應: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1895年,成立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團練使─丘逢甲,

            民主大將軍─劉永福。年號永清,藍地黃虎旗。

結果:失敗!

原因:1.倉促中成立

             2.主要參與者意志不堅

             3.駐台清軍戰鬥意志薄弱

             4.國際勢力袖手旁觀





(二)抗日義軍的抵抗

過程:由北往南,由澳底登陸,占領基隆,繼續南進。彰化八卦山黑旗軍殊死戰後,日本另派軍隊由

             屏東枋寮、嘉義布袋登陸,夾攻台南,劉永福潛往廈門。台灣民主國瓦解。















前仆後繼的臺人武裝抗日



(一)前期武裝抗日

時間:1895-1902年

原因:1.具有「反日復清」的民族情感、保鄉為土的意識

             2.日本治台初期,行政、軍紀不良

             3.台灣總督府推動的財經政策,剝奪台灣住民既得的利益與工作機會

行動:1.北部簡大獅、中部柯鐵虎、南部林少貓(抗日三猛),幾乎沒有跨區域合作。

             2.1896年「雲林大屠殺」

             3.南部以攻擊潮州辦務處的事件最大,閩、客、原住民曾和林少貓合作,最後亦歸失敗。





(二)後期武裝抗日

時間:1907-1915年

原因:1.總督府藉林野調查,掠奪土地

             2.受中國辛亥革命成功之鼓舞

             3.自立為王的企圖

行動:1.1913年苗栗事件,主事者羅福星,為中國革命同盟會的成員。

             2.1915年西來庵事件(噍吧哖事件),主事者余清芳和助手羅俊、江定,藉修建廟宇為名,募

                 集捐款,招募同志。宣稱建立「大明慈悲國」,驅逐日人。

影響:此後漢人不再有大規模的武裝抗日,而日本開始展開對台灣的宗教調查。

















總督體制與警察控制



(一)總督體制

背景:1896年,日本公布六三法,授權台灣總督可以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使其有如台灣皇帝。

總督:1.前兩任總督→採取報復性手段鎮壓抗日份子

             2.乃木希典→採取「三段警備制」,將全台分為危險、不穩、平靜,由軍隊、憲兵、警察負責。

             3.兒玉源太郎、後藤新平→採取鎮撫兼施,制定匪徒刑罰令和招降辦法。





(二)保甲制度和警察制度

施行:由台灣人出任保正或甲長,以攏絡地方士紳。1899年開始招募漢人擔任「巡查補」,協助警察

             的警務工作(戶口調查、土地調查、風俗習慣調查...)。















調查事業的展開



(一)人口調查

時間:1896年完成首次全台人口調查

             1905年開始進行人口普查





(二)土地調查

目的:藉此了解各地地形,有效消弭抗日勢力。

確定:小租戶為土地所有人。中部地區大租戶則以日本政府補償的公債成立彰化銀行。

調查:從1910年展開林野調查,無主地收歸國有,然後透過官有地放領給來台投資的日本資本家。





(三)風俗習慣調查

成立:臨時舊慣調查會,作為總督府施政的重要參考。

















基礎建設的推動



(一)改革幣制與統一度量衡

幣制:1899年設立臺灣銀行,作為貨幣的發行機關。

度量衡:1900年台灣總督府公布「台灣度量衡條例」,統一度量衡,使台灣一體採行十進位的公制。





(二)基礎工程的建立

1.郵局、電報線

2.電話(最早設立的為澎湖的軍用電話)

3.1908年完成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

4.公路(便利了客貨運業務的經營)

5.基隆、高雄港修建

6.水力、火力發電所

7.桃園大圳、嘉南大圳(八田與一)





(三)發展農業

確立:農業台灣、工業日本

結果:使台灣成為米糖王國

剝削:給與日本糖業資本家資金援助、原料確保、市場保護,台灣地主和佃農受到嚴重剝削。

















教化政策之推展



(一)攏絡士紳

舉行:揚文會、響老典、允許成立詩社。





(二)教育的差別對待

日人:就讀小學校

台人:就讀公學校

蕃人:就讀蕃童教育所

義務:1943年台灣人才首次享有義務教育。



















移風易俗



(一)廢除「三惡」

廢除:吸食鴉片、辮髮、纏足,採取漸禁手段加以禁止。1987年,總督府將鴉片收歸專賣。

宣傳:1900年漢醫黃玉階成立台北天然足會

             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出現斷髮風潮

             1915年透過保甲制度全面推行斷髮、放足

結果:女子放足後,加入生產行列,增加人力資源





(二)引進近代衛生醫療制度及時間觀念

建造:自來水和下水道設施

實施:社區環境清潔活動、捕鼠活動,大幅降低死亡率

採行:公醫制度,預防注射、隔離消毒、強制驗血

引進:一周七天的星期制、格林威治世界標準時間系統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歷史一上 4-3

歷史(第一冊)



範圍:4-3 社會的變遷與多元化





















從管制走向鬆綁的教育



(一)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時間:民五十七年

內容:1.提倡母語和鄉土教學

             2.各級學校校長改由遴選,開放民間編寫中小學教科書

             3.開放私人與地方興學,各縣市可設立高中、大學

             4.放寬師資培育管道

             5.落實多元入學管道,廢除聯考制度,另闢推甄、申請、登記分發

影響:國小惡性補習現象得到改善,也提高了勞動力的素質,更有助於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





(二)九年一貫、終身學習

內容:致力於科際整合,重視資訊教育和外國語文教學,降低班級人數;終身學習的理念亦受重視,

             社區大學。















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



(一)變遷

背景:從農業走向工業的過程中,田間阡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櫛比鱗次的工廠;汽機車取代腳踏車,

             無線電視機普及。為了追求產能,工廠採取日夜輪班,出現「客廳即工廠」。

影響:1.都市人口激增,公共設施無法趕上大量人口需求,居住環境品質下降。

             2.家庭結構變動,組成核心家庭(小家庭),父母同時就業,衍生了老人安養、幼兒托育的問題。

結果:受到以前家庭計畫、國人生育觀念改變,出現了「少子化」的現象。而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

             也達到了「高齡化社會」的標準。















社會自主意識的抬頭



(一)社會運動

背景:威權統治漸漸鬆動,社會自主意識提升。這些社會運動除了透過組織串連、宣傳,走上街頭抗

             爭尤為常見。

抗爭:1.在野人士、學者表達政治異議→民五十七年,鄭南榕「五一九綠色運動」

                                                                       民七十六年,「二二八和平促進會」

                                                                       民七十九年,「三月學運」

2.環境生態保護運動→民七十五年,鹿港居民反對杜邦公司在彰化濱海設廠

                                       民七十七年,蘭嶼 達悟族人,「非核家園」抗議核廢料入侵

3.弱勢階層覺醒→民七十七年,農民權益促進會在台北示威遊行「五二O農運」

4.伸張不同身分族群的權益→民七十三年,「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民七十六年,「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

                                                   民七十七年,「客家權益促進會」

                                                   民七十八年,「無住屋者團結組織」



















多元社會的形成



(一)性別平權

背景:台灣婦女運動者引進國外女性主義,批評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

影響:修訂民法不合時宜的條文,還通過兩性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





(二)族群平等

族群: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外籍配偶

設立:原住民委員會、客家人委員會,提供族群平等互動的環境。





(三)社會安全制度的擴大

背景:政府遷台後,陸續開辦各項社會保險、社會福利。

內容:公務人員保險法、勞工保險法、勞動基準法,還有針對弱勢階層設法。民國八十四年,全民健

             康保險正是實施。

歷史一上 4-2

歷史(第一冊)



範圍:4-2 經濟成長與挑戰









經濟發展的基礎



(一)經濟發展的基礎

背景:政府先行發展農業,再改採「以農業培養工業」的策略。

內容:1.日治時期的基礎→電力、交通建設。

             2.來台的資金及技術

             3.土地改革的成效

             4.美國的援助→韓戰爆發後,美國國會通過共同安全法案,對台灣提供各項經濟援助。

             5.國人的勤儉民族性→儲蓄率節節高升











從進口替代到出口擴張



(一)進口替代

時間:民四十年代初(土地改革、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運用美援推廣農技教育)

背景:透過田賦徵實、肥料換穀、擴大農工產品價差,供應軍公教人員配糧、支援工業發展。

內容:利用農產及加工品,賺取外匯;提高關稅,管制外匯,保護本土產品





(二)出口擴張

時間:民四十年代末(進口替代工業面臨國內市場飽和)

內容:鼓勵國內外企業在台設廠,經加工後出口,拓展外銷市場。

作法:政府通過獎勵投資條例,租稅減免。成立加工出口區。

結果:台灣逐漸從農業經濟走向工業經濟。







(三)第二次進口替代

背景:台灣外交受挫,國際爆發能源危機。

內容:推出「十大建設」,包括桃園國際機場、台中港、蘇澳港、南北高速公路、北迴鐵路、鐵路電

             氣化、核能發電廠、大煉鋼廠、大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一機二港三路四廠﹞

口號: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















經濟轉型與自由化



(一)經濟轉型

時間:民六十年代

背景:台灣的經濟突飛猛進,與南韓、香港、新加坡被譽為「亞洲四小龍」。

內容:希望以耗能少、污染低、技術密集、附加價值高的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成立新竹科學工業

             園區。再公布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預期形成「北積體電路、中奈米、南光電」。





(二)邁向自由化、國際化

時間:經濟轉型後

背景:對外貿易出超持續擴大,外匯存底逐年增加,引起美國等國家催促台灣開放市場,國內也出現

             新台幣升值、通貨膨脹等壓力。政府乃以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為主軸,進行改革。

內容:1.自由化→調降關稅、放寬外匯管制、開放民間成立銀行、公營事業民營化

   2.國際化→加入APEC及WTO





(三)國際經濟潮流下的挑戰

1.加入WTO後,導致農業面臨外國產品競爭。

2.為了降低成本,企業出走。

3.新銀行開放的激烈競爭

4.公營事業民營化,一時成效未章,連帶影響經濟發展。

解決:放眼全球、根留台灣

歷史一上 4-1

歷史(第一冊)



範圍:4-1 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













從接收到省政改良



(一)中華民國接收台灣

時間:1945年

背景:1937年爆發第二次中日戰爭,1944年成立台灣調查委員會,由陳儀擔任主任委員,準備接受

              台灣。1945年,日本投降,國民政府在重慶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臨時辦公處,由陳儀擔

              任行政長官。

結果:安藤利吉簽署降書,陳儀獲任行政長官,來台受降。





(二)二二八事件

時間:民三十六年

背景:1.陳儀集行政、立法、軍事大權於一身,用人「牽親引戚」。

             2.台籍人士擔任公職人數比例、薪資相對偏低。

             3.設專賣局:樟腦、火柴、菸酒;設貿易局:農工產品採購、經銷。

             4.強迫導正語言風俗。

             5.國共鬥爭,徵收台灣物資以接濟大陸所需,結果物價飛漲、失業人口激增。

導火線:台北大稻埕,查緝私菸。

結果:陳儀同意民意代表與士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會進一步要求改革省政,陳儀

            向南京請兵。委員會通過王添灯所起草的處理大綱(制定省自治法,民選縣市長,撤銷專賣局、貿易局、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保障台人參政權利),陳儀拒絕接受,接著實施清鄉。





(三)改革省政

時間:民三十六年(二二八事件後)

改革:1.撤廢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設省政府,由文人出身的魏道明就任首任省主席,放寬對人民

                自由的各項管制:酌增台籍公務員,待遇與外省人平等。縮小公營事業範圍,將專賣局改

                為菸酒公賣局;撤消貿易局,允許民營煤礦。

             2.陳誠改革幣制(新台幣匯率改為對準美元),實施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

                其田、肥料換穀)。

結果:通貨膨脹緩和。有些地主得到股票後,轉而成為工業的投資者,有助於日後經濟起飛。有些小

             地主經濟力削弱,有利於政府的威權統治。















國民黨的威權統治



(一)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威權統治

時間:民三十八年

背景:國軍優勢漸失,撤出首都南京。後自四川成都正式遷抵台灣。

依據:動員戡亂令、戒嚴令(民三十八年 陳誠),導致總統職權超出憲法規定範圍,原中央民意代表

             不必改選,形成白色恐怖。





(二)強人政治

時間:民39 -77年(蔣中正+蔣經國)

背景: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個人意志決定施政方針和政策。

鬆動:七十年代後,經濟迅速發展,外交情勢逆轉,政治反對勢力崛起。















民主運動的發展



(一)地方自治的實施

時間:民三十九年起

內容:縣以下民意代表與行政首長皆可直選,民選省議會是全省最高民意機構,省主席仍官派。





(二)黨外勢力的崛起

1.時間:民四十年代

    內容:雷震等知識份子在自由中國雜誌上批評時政,準備籌組中國民主黨,落實民主政治。

2.時間:民六十年代

    內容:大學雜誌倡導「革新保台」、全面改選中央民代,行政院長蔣經國順應時勢,起用青年並定

                  期舉行增額中央民代選舉。

3.時間:民六十五年

   背景:選舉舞弊,引發「中壢事件」

   結果:黨外與無黨籍人士當選席次增加,朝「一個沒有黨名的黨」發展。





(三)美麗島事件及其影響

時間:民六十八年

背景:民六十七年美國與我斷交,蔣經國總統以緊急處分權,暫停當年增額中央民代競選活動。

結果: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市街頭舉行國際人權紀念大會,發生憲警與民眾激烈衝突。事後,黃信介

             等八人以「叛亂」罪嫌遭軍法起訴入獄。在審判中擔任辯護工作的年輕律師,卻因此在政壇上

             嶄露頭角。

影響:黨外人士設立「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等常設性組織,以延續民主運動,進而成立「民

             主進步黨」。蔣經國總統遂於民國七十六年解除戒嚴令,次年開放黨禁、報禁、人民集會遊行

             的自由。





四)民主憲政的深化

時間:民七十七年

背景:李登輝繼任總統,推動民主改革。

內容:1.國會全面改選→民七十九年,三月學運(野百合學運)

             2.六次修憲

             3.地方自治法制化→可民選省長與直轄市長。民國八十七年,精省。次年施行地方自治法。

             4.總統直選→民八十五年,李登輝、連戰當選首任民選正副總統。民八十九年,陳水扁、呂秀

                 蓮當選正副總統,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國際地位的變化



(一)冷戰時代的台灣

背景:民三十九年,韓戰爆發。美派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並與台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且協

             助台灣與日本簽訂中日和平條約。

轉變:民五十年代,美國想抽身越戰,此時中國與蘇聯發生邊界衝突,美國想藉「中國牌」對付蘇聯,

             遂逐步減少對台灣的支持。



(二)退出聯合國

時間:民六十年

背景:我國退出聯合國,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擴大雙方交流。同年,日本承認中共,宣布中日

             和約失效。民六十八年,中美建交,美國改以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維持台美之間非官方關係

             及台海軍事均勢。







(三)彈性與務實外交

背景:1.退出聯合國後,採取彈性外交,致力發展與無邦交國的實質關係。

              2.民七十七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採務實外交,主張海峽兩岸是處於分裂分治下的對等實體,

                  以經貿實力打破外交封鎖。